高端數控機床被視作工業母機,小到一枚螺絲釘,大到汽車、船舶、飛機,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都離不開它。8月22日,“‘新’中有‘數’——解碼新型工業化”網絡主題宣傳活動走進泰安華魯鍛壓機床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魯鍛壓”),實地感受一家企業如何將一臺機床,打造成為“國之重器”。
步入泰安華魯鍛壓機床有限公司寬敞明亮的現代化重型車間,各條生產線正在滿負荷運轉。走過數控機床組裝生產線,一個個“龐然大物”進入視野。有的在地上足有四層樓高,有的裝在地下六米深的專用地坑里,最大的設備重量超過800噸。這些“大家伙”看起來粗老笨重,運行起來卻靈活有致,精度極高且完全可控。
“這些都是我們的產品,主要包含鍛壓設備、冶金設備兩大板塊。”據華魯鍛壓相關負責人介紹,鍛壓設備作為該公司主營產品,涵蓋了數控卷板機、板料矯平機、智能生產線、坡口成型機等系列化板料成形裝備,主要應用于船舶制造、核電風電、有色金屬、鋼鐵冶煉等國家重點行業,主導產品在國內市場處于領先地位,部分產品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近年來,華魯鍛壓以智能制造為主攻方向,圍繞高端成形設備等不斷加大研發力度,攻克了一批關鍵核心技術。截至目前,華魯鍛壓有效專利123項,其中發明專利34項,計算機軟件著作權21項,制定國家標準4項、行業標準19項、團體標準1項,取得ISO9001、ISO14001、ISO45001、國家知識產權貫標等4個體系認證。
重大成果相繼誕生的背后,是華魯鍛壓對科技創新的不懈追求,以及對人才的重視和培養。
“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我們能夠突出重圍,為航母、大飛機等‘大國重器’提供重大裝備,依靠的是科技創新的力量。”華魯鍛壓相關負責人表示,為努力實現關鍵技術自主可控,華魯鍛壓不斷提升企業的創新力、競爭力,在引進、消化、吸收歐洲先進制造技術的基礎上,與山東大學、南京理工大學、合肥工業大學、太原科技大學等知名高校深入開展合作,進行前瞻性、關鍵性課題研究。在此基礎上,華魯鍛壓還先后建立了山東省大型數控成形機床示范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山東省級企業技術中心、山東省工業設計中心等多個科技創新平臺。
創新是企業發展的核心動力,而人才則是創新的關鍵。作為扎根泰安幾十年的老牌企業,華魯鍛壓始終高度重視人才引進、人才培養,先后引進外國專家、泰山產業領軍人才、享受國務院津貼專家等十余人,先后攻克高強度鋼板、爆炸復合板、各種有色金屬等材料的成形加工技術難題,得到市場充分認可。
目前,華魯鍛壓已擁有近6萬平方米的高標準現代化裝備制造基地,是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承擔了國家“高檔數控機床與基礎制造裝備”科技重大專項,是中國機床工具工業協會鍛壓機械分會常務理事單位,連續三年被評為“中國機床工具行業30強企業”。
“未來,我們將不斷培育新質生產力,為我國高端成形裝備制造業的發展貢獻更多華魯智慧與力量。”華魯鍛壓相關負責人表示。
轉發:魯網-全景山東
首席記者:李海婧
責任編輯:范金鑫
魯網8月22日訊
最新動態
聯系我們 CONTACT US
官網二維碼